【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实作风 赋能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全力打造“文旅+演艺”新业态,“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消费新热点。图为黄沙古渡景区“大漠黄河·落日长歌”万人合唱活动。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紧扣主题,坚持将一体推进“学查改”贯穿始终,聚焦高标准文旅站位、高品质文旅民生、高质量文旅项目、高水平文旅开放,扎实推进文宣铸魂、文脉赓续、文化惠民、文旅兴业等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破难题、强基础、固根本,以集中整改整治转作风、破顽疾,以办实事解难题树新风、聚民心,以严实作风塑形象、增活力,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为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学深悟透强信念,在思想淬炼中筑牢作风根基
厅党组切实扛起学习教育政治责任、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将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推动厅系统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厅领导班子把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以理论清醒保证作风坚定。带头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党组会、专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落实“第一议题”,举办读书班、开展导学解读、讲专题党课、组织交流研讨等,推动厅系统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核心要义。立足文旅行业特性,聚焦“十五五”文旅发展重点任务深化调研,形成11项破解行业痛点的务实举措,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在文旅节庆、展演、培训等活动中始终贯穿“为民、务实、节约、高效”要求,推动作风建设深度融入行业治理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在学用结合中筑牢“拒腐蚀、守底线”的思想根基。依托厅官网、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推送学习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教育,开展“铸魂正风砺初心 严纪强能担使命”专题研讨,在思想碰撞中强化年轻干部纪律意识与担当精神,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推动形成“学规定强作风、严监管优服务”实践闭环。召开警示教育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结合反面典型案例开展“以案四说”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赴自治区廉政警示教育中心、宁夏女子监狱参观,旁听法院庭审,累计开展典型案例大家谈151次。
坚持靶向发力抓整改,在纠治顽疾中扫清作风障碍
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建立“月统筹、周调度”四项机制,厅党组每月听取厅系统各级党组织“学查改”工作汇报、开展一次实地调研督导、发布一期《学习教育指引清单》,每周通报进展情况,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持续深化文风会风整治,普发性文件同比减少5.3%。对会议议定事项实行季度督办、定期通报,推动“短实新”会风蔚然成风。以实打实的举措为基层减负,以作风转变促进行政效能持续提升。紧扣学习教育要求,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实、权力运行监督等重点领域,围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执行要求,集中整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顽瘴痼疾。对11个厅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全面政治素质考察、政治监督,依据考察结果调整4个单位主要领导,储备32名优秀干部,进一步调优配强领导班子、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组织厅系统党员、干部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廉政风险排查,聚焦关键环节精准识别风险隐患,通过建章立制强化源头治理。对厅直属单位开展分层监督,紧盯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排查项目资金,整改问题30项,以“零容忍”态度铲除作风顽疾滋生土壤。
坚持民呼我为办实事,在回应诉求中彰显为民初心
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学习教育的“试金石”,利用督导检查、实地调研、走访座谈等时机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心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让作风始终围绕群众需求转、贴着群众期盼改,以作风整改实效赢得民心。聚焦文化惠民深化作风转变,搭建“塞上阅享”资源共享平台,整合800万册纸质图书及450TB数字资源,让群众享受“一账号通办”服务。将AI技术融入图书馆咨询、检索、借书等服务流程,提升读者智慧借阅、交互服务体验。开展“送戏下乡”近400场、“清凉宁夏”广场活动15场、阅读推广327场次,惠及群众15万人次。推动公共文化机构把优质文化服务精准送达福利院、军营等,开展“与爱同行 欢乐相伴”文旅助残送温暖送关怀活动,激发社会正能量。举办“文兴塞上”课堂,受众近5000人次。在节假日延长开放公共文化场馆、A级旅游景区,以实打实的服务回应群众期待。针对强制消费等旅游市场乱象开展专项整治,检查经营单位637家次,整改问题61个,立案11件,督办投诉18件,以严监管守护游客权益。全面梳理近3年受理的101件信访件,制订信访事项依法分类处理清单,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坚持提质增效促转化,在成果运用中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优良作风激活文旅发展动能。成功推动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其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生动见证。实施文旅消费提振五大行动,发放消费券3650万元,推出惠民活动69项,让群众共享政策红利。构建“文旅+金融”合作平台,推出“宁旅贷”系列产品,授信16.49亿元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强与陕甘蒙等周边省区协同联动,走进北京、杭州、西安、香港等重点客源地开展文旅推介活动48场,推动“百万青年看祖国”活动落地宁夏,为打造跨区域“文旅圈”蓄力造势。在五一期间组织开展6大主题157项文旅活动,在暑期等节点策划实施5大主题113项文旅体促消费活动,有力拉动市场复苏,以严实作风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速赋能。优化“高效举办营业性演出一件事”审批流程,2025年以来,全区举办各类演出6000余场,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和音乐节共7项12场,使演出经济成为激活文旅消费市场的重要引擎。
坚持建章立制固成效,在常态长效中保障整改落地
以学习教育为抓手,推动作风建设从“集中整治”向“常态长效”深化。制订《2025年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实施方案》,靶向整治10类突出问题,以制度刚性为基层松绑。出台、修订资金监管、内控管理等办法,优化财务审批报销流程,扎紧制度“笼子”。完善监督体系,驻厅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党组会、厅务会,季度公示办公用品经费、月度公示公用经费,严格公车审批,重要节日节点发送廉政提醒,针对苗头性问题发函预警。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对差旅、培训等支出采取“定额包干+月度通报+阶段评估”措施,提升资金效能。以深入查找资金监管、项目审批流程、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方面漏洞为重点,建机制、补漏洞,强化长治长效管理。全厅累计建章立制41项,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管理,确保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化、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马驰